「经典芬芳润油城」第62期:浅谈老子无为之境

[复制链接]
查看408 | 回复0 | 2017-12-11 1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老子无为之境

● 郭新俊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处处闪耀的智慧火花,无不显示了老子深藏不露的哲学思想。《道德经》首先提出了“道”,且主张“无为而治”, 而”无为”之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全书之中。

何谓“道”,字形是先“首”后“走之”,“道”字本意用脑袋、有思想,且付诸行动。简单说“道”是体,“德”是用,“道”谓本。“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等均包含朴素辩证法观点。对闻道也分成三类:“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

“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而“无为”恰在老子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何谓“无为”?即“辅万物之自然而莫敢为”。引用了《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可以用“大象无形”解释“无为”, 首先“大象无形”例证。“道”像空气,空气无色、无味、无形,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存在的状态博大、宽容,看似无为,实则万物皆需!很多人认为“无为”即不作为,理解为“无所作为”、“不去为”,实为顺势而为、自然而为。有首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苦寻未得,其实春就在眼前,春暖花自开,自然界、万物、万象虽看似“无为”,实怡然在枝头之境。

还有一个真实的“无为”,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自己珍藏的古董拿给末代皇帝溥仪欣赏,溥仪摇头称伪,王国维急忙找到资深古董专家鉴定为假。此高级赝品一般的专家是真假难辨,而溥仪仅看两眼就知真伪。王国维问其缘由,溥仪答道“我也不懂你们所谓行家的那套鉴别方法,我就是看后感觉那几件和我家里的不一样”。溥仪家里处处老物件,虽不学但其眼界自不是常人能比。可见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人皆知有为之为,却不知无为之为啊!

《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柔弱可以战胜刚强,而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无间隙的东西。这正是“无为”境界之益处。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此语阐述了“无为”之境界的妙处,且进一步提出“无为”是无私、无畏、无声、无我的真正作为。看似消极“无所为”,实为更好而为之境。

“大象无形”是老子“无为”思想的点睛之笔,“无为”是老子朴素思辩的核心智慧。老子之所以有“担当宇宙”的思考和气度,是其游目骋怀的内心与登高博见的视野决定的。细品朱光潜《谈美》中关于“无为”的妙哉之言:“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此论可谓是“无所为而为”极佳之境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