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雷军砸1.4亿参加奇葩说,和奇葩们谈职场“邀功精”

[复制链接]
查看990 | 回复0 | 2017-10-29 16: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主爸爸,不,应该叫干爹……哈哈哈”伴随着何炅的调侃,雷军在奇葩说的初次露面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开幕了。


我今天早上补看了这期奇葩说,据说这期节目早在预告播出前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小米公司对这次的通告宣传也十分给力、毕竟1.4亿的冠名费怎么着也得捞回本嘛。
奇葩说里的雷军凭借着自已一口仙桃普通话和印度腔调的英语,再加上略显呆萌的性格和始终如一坚定的立场又收获了一群迷弟迷妹们。
雷军与众奇葩一起探讨起“要不要做职场邀功精”的话题。


刚开始正方第一个出场的傅首尔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呼吁大家要做一只邀功精。
第一点:我们在职场干活,就是给老板看的。不邀功在职场等着别人发现自己,是绝对错误的观念。她觉得邀功是有上进心的表现,根本没错。
第二点:邀功就是小人,不邀功就是大人,这是一种狭隘的成见。她觉得邀功精对团队有巨大的价值。以鲶鱼效应举例,没有鲶鱼,团队就像温水煮青蛙,不争不抢好happy,最后呢,全部洗澡挂了。
第三点:如果你是一个团队领导,邀功是一种责任。你不但要自己邀功,还要为团队和下属争取利益。


“鸡汤精”陈铭老师的八字人生信条“做人如水 做事如山”。
“做工作,把功劳放在那,山搁在那,不用多说话,没有人能忽视你的存在”道出了反“邀功精”一方的根本观点。
但是转过来想,陈铭老师的“做事如山”其实讲的是“建功”,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建功者的一种选择;
而“邀功”是建功者“建功”后的另一种选择,二者并不矛盾。
我们之所以一提到“邀功”就觉得反感,其实真正反感的是无功而邀,而对于那些真正建了功去邀功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能正确看待并给予肯定呢?
昨天也有小伙伴同样问到这个同样的问题。一、先说说我的体验:


在国企、外企、民企都干过,纵观横看,“会邀功”的人比“低调勤勉”的人发展更好。
记得曾经有个技术牛人,运营商的网关都是他设计。
平时非常低调,不爱说话,闷头做事,到最后离职了,公司里也没有几个人认识他。
比他年轻比他资历浅的都升职了,明明具备做CTO的能力,据说后来跳槽也只是高级经理,光做程序员,年龄大了也很辛苦。
而另外一个人,技术没有他强,会邀功、会沟通、会带团队。
从开发经理一路升到了首席架构师,30多岁后代码也不怎么写了,管了100多人的团队,下面的人都很卖力。后来自己创业拿了上亿的投资。
虽然会邀功只是成功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东西都是连锁反应,如果连邀功都不会,带团队也会很困难。二、邀功也是有技巧的



1、我们需要自己做自己的“职场经纪人”。
光做不说,做的再多也不容易被人关注,因为不会随时有一个伯乐在旁边关注你的一举一动。
适当的显示能提升我们自身的气场,比如向下属邀功,目的也是让下属认可你的能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一个棒棒的领导,下属腰杆儿也更硬。
有能力有气场,就像大的磁铁,更容易吸引小磁石,久而久之的周围能量团就越来越大。
2、带团队一定要学会邀请。
不会帮自己邀功,自然也不会帮下属邀功,下属的利益争取不到,团队资源争取不到,团队的凝聚力从哪里来呢?
傅首尔吐槽的鸡汤领导:带着团队一起“做义工”,别人吃肉团队喝汤,团队打怪,别人发财,哪个下属还会愿意再跟着你?
3、邀功是需要有节制的。
邀功的程度要和你的贡献度成正比,邀功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时候该邀功,什么时候不该邀功,就要看你的经验和情商格局了。

有一点你必须要弄清楚,那就是你要确保所有你汇报的成绩都是你自己取得的。
如果你的成绩里有其他同事的功劳,那也不要独自居功。
事实上,如果你提到同事所做出的贡献,那也能从中体现出你的领导力和智慧。
同理,你最好也要提一下你犯过的错误和存在的缺点,只是别忘了在最后要把话题引回到自己所学到的经验教训上。
如果无时不刻显摆、无时不刻抢功劳,远远大于了你的贡献度和能力,那势必会惹人嫌,被人排斥的。
所以,先建功再邀功,做个智慧的受人欢迎的职场“邀功”精,大家觉得呢?

我是白小白,专注职场女性幸福,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60

主题

2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