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克拉玛依人】阿不都拉·克里木——用爱温暖他人的好巴郎

[复制链接]
查看344 | 回复0 | 2017-12-18 1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稿邮箱:ycklmyljl@163.com 期待中~

用 爱 温 暖 他 人 的 好 巴 郎

克拉玛依日报首席记者 姜晶华 通讯员 刘晶晶 郭蕾

摄影 闵勇 姚继东肖像摄影 李浩然

姓名:阿不都拉·克里木

年龄:35岁

职业: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采油三站五班副班长

感言:

爱心不分民族,

要始终铭记“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思想,

让爱心与责任传递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身上,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阿不都拉·克里木是风城油田作业区采油三站5班的副班长。作为班组负责人,他不仅在工作中传递爱心与责任理念,还将这份情怀延伸到生活中。

付出的回馈

夏天,红工装一遍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红工装被冻透,其温度好似穿了一件丝绸。

这两种感受,阿不都拉每年都在经历,却甘之如饴。因为,在他看来,责任就是付出。

连续多年的肉孜节,阿不都拉都是与油井相伴。比如,2013年的肉孜节,当时处在新井抢投的关键期,作为一名党员,阿不都拉在注修班负责760口新井的注焖任务,带着同事为原油上产而努力。

这一年,阿不都拉已连续3年没有回家过节,他知道,妻子每次知道他不能在家过节,眼神都含有不舍。

妻子的眼神,会在他的梦里浮现。可自从两年后的一个惊喜,他的梦里不仅有妻子的不舍,还有一群“亲人”的关爱。

这个惊喜发生在2015年。当时,阿不都拉已是采油五班的副班长。这一年肉孜节的3天假期,他每天带着班组员工坚守在井场上。

一天中午两点,阿不都拉喘着粗气朝着值班房走来,工服上一道道白色的汗渍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天气这么热,怎么才回来?就等你了!”阿不都拉刚迈进值班房,资料工顾卫星大步走来,递上一瓣西瓜。

“这两天42#站的油井产量出现波动,我把油井都摸查了一遍……”

阿不都拉擦着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水,准备坐着歇一会儿,再吃从家带来的饭。还不由他坐下,一位同事便拉着他的手,向餐厅走去。

等他回过神来,他才发现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这是班组员工自发为不能在家过节的同事准备的惊喜。

饭桌上,各族兄弟姐妹唠家常,品美食。回族员工侯静文把自家做的油果子拿给阿不都拉品尝。他一边吃,一边说:“今年这个节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晚上11点,阿不都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基地宿舍。当他打开手机时,又是一连串惊喜——

他的手机收到了近百条祝福信息;当他打开微信里的一张贺卡时,眼眶一下红了。贺卡里播放着维吾尔族节日传统音乐,文字是儿子一笔一划用维吾尔语、汉语写的:“爸爸您辛苦了!虽然您不能回家和我们一起过节,但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爱您!”

看完贺卡,阿不都拉眨了眨湿润的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然后,他拨通了家人的电话……

肩负的责任

在风城油田,阿不都拉小有名气。他的名气源于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更源于他对责任意识的践行。

受到身为共产党员的父亲的影响,阿不都拉始终认为,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和追求。在父亲和其他优秀党员的影响下,他于2006年光荣加入了他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阿不都拉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总是高品质、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只有工作按时按点全部完成了,他才能长舒一口气,将自己放松下来。

2014年6月,由于采油站人员不足,注修班改成注采班。这意味着,该班组不仅要担负油井注焖的工作,还要对两个新投用的接转注汽站进行日常管理。当时,班组成员不是青工、新工,就是转岗员工,缺乏独当一面管理一个站的老员工。

为此,班长陈国平找到了阿不都拉,想让他带着新人来管理新站。尽管难度不小,但是,他没有丝毫犹豫,也由此他变成了两个接转注汽站油井的“奶爸”。

他之前一直从事注修班的工作,对采油班组的许多措施不太熟悉,为了管理好每口井,他干完注修班的工作,就去采油班组取经,然后在自己的小站进行作业。

在他的带领下,仅仅两个月时间,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起色,新井的产量都在目标以上运行。

为了保证产量的稳定,这一年,阿不都拉再次放弃了节日休息,在井上度过了肉孜节。

凭借着认真、高效、负责的品质,阿不都拉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了班组的副班长。这份对工作负责、执着的精神,使他还获得风城作业区2013年度双文明先进个人、2014年度上产会战先进个人及2015-2016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

节约的意义

2015年的一天,一次“反对铺张浪费”座谈会后,阿不都拉和几位同事商量着围绕“节约”做些事情。

有人说,去饭馆吃饭吃多少点多少,不能浪费;有人说,节约用水、用电;有人说,把睡懒觉、玩手机的时间节约出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听到节约时间这句话时,阿不都拉忍不住插嘴说:“节约时间、节约金钱,这是一方面,更重要是,‘节约’的意义是什么?”

“节约的钱、节约的时间,应该用在对他人的帮助上。”还没等其他人回答,阿不都拉自言自语地说。

由此,“风城青年之声”微信群建立了。这个微信群是为了践行了“节约的意义”而存在的。

通过这个平台的交流沟通和信息共享,一方面可以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可以惠及更多人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阿不都拉成了群主。

目前,这个微信群已有近百人参与。阿不都拉带领大家开展了十余次慈善活动。

通过这个微信群,互相不熟悉的各族员工变成了朋友,大家在微信群中传播“做好人,讲节约,重团结”的风尚,也将这种风尚播撒到更多地方——

2016年1月底,阿不都拉通过微信得知一个3岁男孩得白血病急需去北京治疗的消息后,便组织微信群与市“爱心妈妈”协会联合开展了一次捐助活动。

去年大年初二,为了让环卫工人早点下班,回家过年,13名“风城青年之声”志愿者与乌尔禾荣康物业公司共同组织开展了“佳节与环卫工共同清洁打扫”的公益活动,与环卫工人一起完成了对乌尔禾商业街以及通往作业区道路的清扫任务。

同年4月底,他又通过银河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得知,市第六中学高三年级一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支付2300元学费,准备退学。随后,他立刻和微信群里的8名志愿者凑钱,并将这笔学费送到了学校,后期又给该学生送去了2000元的大学生活补助……

爱心的传递

去年4月的一天,市民政局驻祥和苑社区工作队队长张桂平向风城油田作业区党委送上了一面锦旗。祥和苑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季海峰宣读了对风城油田作业区采油三站阿不都拉的感谢信。

这件事还得从2月份说起。

2月14日,祥和苑社区年仅8岁的居民赵惠苑被市中心医院查出罹患骨肉瘤(也称骨癌),经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专家会诊确诊为恶性骨肉瘤,治疗费用需要一百余万元。

对于这个仅依靠赵惠苑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让女儿接受治疗,赵惠苑的家人通过微信向社会各界求助。

随即,一则《请救救我妹妹,让我们的生命旅途没有孤单》的帖子在克拉玛依各微信朋友圈里传播。

阿不都拉通过微信朋友圈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了市民政局驻祥和苑社区工作队和祥和苑社区居委会。在了解、核实具体情况后,他通过“风城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发起捐款活动,最终收到二十多名志愿者捐助的善款。

随后,在祥和苑社区居委会和工作队的帮助下,阿不都拉将代表风城员工爱心的捐款送到了赵惠苑家人手中,并嘱咐小惠苑要坚强,盼望她早日康复……

阿不都拉说,爱心不分民族,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他个人行为的感谢,更是对整个爱心团队——微信群成员的感谢和赞许。

他希望,今后,风城油田作业区更多员工参与到爱心公益活动中,帮助更多人,让爱心与责任传递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身上,同时,要始终铭记“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思想,尽最大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微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